2018年有一段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新中國四大發明,支付寶,共享單車,高鐵,網購。確實,這四大發明帶來了生活,交通,消費的便利,重新為社會帶來了很多不同的就業崗位,讓一部分把握機會的人賺取了巨額財富,更為重大的意義在于這四大發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好處,是在現在的社會其他產品無法取代的價值!但是在我的眼中,脫氧劑的誕生和應用也有著同樣重要的價值和意義!在未來的時代將占領不可限量的地位。
我們先來認識下脫氧劑為何物?脫氧劑又名脫酸素劑或者吸氧劑,它是一組易與游離氧或溶解氧起反應的化學混合物,在食品袋中和食品一起密封包裝,能除去袋中殘留的氧氣,防止食品因氧化變色,變質和油脂酸敗,對霉菌,好氧細菌和糧食害蟲的生長有抑制作用。
在脫氧劑誕生之前,所有食品的防腐主要依賴食品添加劑,俗稱防腐劑。防腐劑的添加屬于內控型防腐,好處就是防腐,劣勢就是添加的量和人體的消化問題,畢竟是吃進肚子的東西,所以內控型防腐存在的風險比較大,你永遠不知道添加防腐劑的操作人員今天的心情如何。人類的大腦發達程度不止于此,保鮮的手法還有抽真空,但是這個方法的保存時效有限,正常溫度下抽真空食品的保鮮時間在3-5天,食品就會開始酸敗。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冷鏈保存,這項技術運用廣泛,家庭,醫療,果蔬,海鮮等等都會運用到冷鏈的方式來保持產品的鮮度,這項技術最大的劣勢就是成本高,對于低價的產品來說冷鏈會讓成本增加百分之三百以上,所以好卻不實用。而脫氧劑的誕生則解決了以上所有問題,外控型防腐,不需要添加至食品,不需要擔心吃下去的風險。成本低,采用常用的原料鐵粉,活性炭,對環境的污染幾乎為0。成本很低,隨著應用市場越來越廣泛,脫氧劑的應用已涉及食品行業的每一個角落,脫氧劑不再是月餅的代名詞,現在的紅棗,瓜子,堅果,蔬菜,谷物,藥品等越來越多的的產品會用到脫氧劑,有食品需要保鮮的地方就可以用到脫氧劑!
我們改革開放40年迎來了巨大的變化,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,吃飽不再是目的之一,對于食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,對于保鮮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,脫氧劑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個痛點,只是它現在在人們的眼里還不夠重視?,F在全社會一心賺錢,賺大錢。等未來20年后心靜下來后,會發現需要的其實沒有這么多,所有人都開始重視食品安全后就知道脫氧劑為這個社會作出的貢獻!